岁暮天寒,冷了橙黄的叶,却冷不了追梦的心。一段时间以来,在实验室,在图书馆,在食堂,在宿舍……随处可见同学们读书学习的身影。他们或一人独行,全情投入,或两三结伴,携手共进。即使天再冷、风再大,也丝毫没有影响他们求知的热情。
爱听电流声响
天空灰蒙,寒风袭人,可她并没有躲在温暖的被窝里午睡。
“这个误差太大了,得再多测几次。”康萌挠挠头,仔细地核对数据。这个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的女孩子,在实验台前认真操作着静电场描绘实验仪。
她把一条条电线细心地连接好,一点点移动金属笔,一处处测量电压值,一刻不停地注视仪表盘示数。她缓缓直起腰,“物理就是实验见真知,实验得真知,一点点误差就会影响实验结果,必须做到精益求精。虽然实验枯燥乏味,但只要解决了萦绕心头多日的问题,心里别提有多高兴。”
“孜孜以求,必有所成!”康萌在学业上始终坚持她的这句座右铭。测不准,多测几次,学不会,多读几遍,不理解,多问几句。康萌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,从不因一次的挫折、失败而放弃。“乘万里风,破万里浪,终能玉汝于成。”康萌坚定地说。
少年何妨梦摘星?敢挽桑弓射玉衡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大学生就应该是这个模样——以一往无前的勇气与毅力奔向梦想!
遨游知识海洋
寒雨湿巾,北风呼啸。图书馆里灯火明亮,座位满满当当,窄窄的方桌摞起高高书堆,满满的笔记勾勒未来模样……而格外引人注目的,是那一排同学,他们面对墙,坐在马扎上。
“马上就要考试了,我要一次性通过,为后面的计划节省时间。”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田鑫正在努力备战即将到来的英语六级考试。他坚信“少年心有乌托邦,心有远方自明朗”。
“光明的前途是靠不断努力与积累获得的。行而不辍,才能未来可期。作为学生,要充分利用时间,好好学习,为以后的就业准备好条件,迎接机会的到来。”网络工程学院的姜维鑫对自己的职业道路有着清晰的规划:大一努力学习基础知识,参加社团,锻炼交际能力;大二参加ACM和数据建模大赛,开阔视野,提升专业能力;大三积极准备职业资格考试,争取首战即胜;大四认真做好实习,积累实践经验,撰写毕业论文,投递求职简历。
少时自许凌云志,无惧关山千万重。日日夜夜,分分秒秒,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紧握风帆,用卷起的书角托起飞翔的翅膀。
饭香伴着书香
这才半晌,餐厅里却传来书声琅琅,这难道也是学习的地方?
“你是把自习室搬到这里来了么?”餐桌上一摞摞的书、椅子上一袋袋面包不禁令人惊讶。“算是吧。”文学院的方奥旗不好意思地笑了。
作为周口作家协会成员的他,想为地方文学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,并一直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前进。他刻苦学习,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。
“现在还用手写吗?”“电子稿没有灵感,所以一直都是手写,定稿后再用电脑打出来。”一张张文稿攥在他的手上,字里行间清晰地显示着遍遍修改的痕迹。进入大学两年来,他在周口日报、周口晚报等媒体平台发表了多篇文章。
学长学姐前面走,学弟学妹后面跟,读书学习的道路上从来不缺同行人。在另一张餐桌前坐着一位文静的女生。“这是我的学妹,侯煜萌。”方奥旗介绍道。
侯煜萌是文学院的2022级新生,从高中起,她就喜欢与志同道合的同学相互鼓励支持、比拼较劲,她坚信“一个人走得更快,一群人走得更远”。
“与同学在一起比着学,才能进步得更快,至于在哪里学,都无所谓,饭香扑鼻,书香入脑,食堂也是学习的好地方。”侯煜萌笑着说。
转向宿舍战场
近日,疫情形势复杂严峻,为确保师生身体健康,公司暂时封闭了图书馆、取消了餐厅堂食,但校园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并没有对同学们的拼劲儿、韧劲儿产生影响。他们听从指挥,调整战术,在宿舍里堆满了物质和精神食粮,转向考研复习的第二战场。
“疫情反复,大家都能理解。”政法学院的林胜辉说,“从图书馆转到宿舍对考研复习几乎没什么影响,把书搬回来,在网上查查法学热点,通过数据库下载一些论文资料,都不是什么难事。关键是学习态度,态度不好,在哪里学都复习不好,态度好,在哪里学都能复习好。”
叩开宿舍门,只见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毋仪正坐在书桌前,一手压着书,一手握着笔,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,似乎忘记了旁边的面包牛奶。
“进入12月份,她给自己定的任务是对考研政治和英语进行查缺补漏。”宿舍同学介绍道,“她几乎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睡觉、最早一个起床、打饭速度最快、吃饭时间跨度最大的一个。”
有多少人在最好的年纪里浪费了时光?有多少人又会因年轻时的浮躁而破灭了梦想?看我周师学子,奋斗者,正青春,他们披星戴月,斗志昂扬,披荆斩棘,奋发图强!
(编审/武暾 签审/周效章 审核/周效章)